张蓝教育

媒体:当热梗触碰历史红线必须警醒

来源:红网 时间:2024-05-12 21:06 阅读

据张蓝教育小编了解到,关于媒体:当热梗触碰历史红线必须警醒的最新热点内容如下:

红线,触碰

□许隽岩(南京师范大学)

近日,《歌手2024》以“主打国际阵容”“全程直播”等特色快速出圈,节目相关话题也频频登上各平台热搜。节目中,那英的表现更是可圈可点。作为一位拥有满族血统的歌手,那英的姓氏与晚清慈禧太后相同。因此,在她面对国际音乐人的竞争时,网友提出了诸如“五旬老太守国门”,“对抗洋人是叶赫那拉氏的宿命”等热梗,并将其与电视剧《走向共和》中慈禧的金句片段剪辑在一起。

慈禧太后是中国晚清时期最具争议的人物之一。将这样一位饱受争议的历史人物融入网络热梗中是否合适?列强入侵,是近代中国难以磨灭的屈辱与伤痛。笔者认为,用如此娱乐与戏谑的方式“戏说历史”,是对历史的亵渎与不敬。

毋庸置疑,网络文化会塑造受众对历史的认知与态度。当今的网络文化已经呈现出“泛娱乐化”的特征。在这样的网络环境中,当“慈禧”“列强入侵” 等近代历史人物与事件成为了网友们用以娱乐的热梗时,历史的严肃性与深刻性也将被逐渐消解。“昭昭前事,惕惕后人”,越是在娱乐至死的时代,我们越要保持对于历史的敬畏与敏感。

我们必须深入反思,如何在当下的网络文化中保持对历史的敬畏。历史不是一张空白的画布,任由我们随意涂抹;它是一幅精心绘制的画卷,记录着先人的智慧和事迹。当历史被简化为一句梗,被轻易地用于娱乐和讽刺时,我们是否忽视了它的复杂性和深度?

网络文化的兴起,给予了每个人发声的权利,但这同样要求我们承担起相应的责任。在享受表达自由的同时,我们也应该培养对历史的尊重和对文化的理解。这不仅是对过去的尊重,也是对未来的负责。因此,当网络文化与历史敏感性相碰撞时,我们需要更加审慎地选择我们的言辞,更加深入地进行思考,以确保我们的历史遗产免受烂俗网络热梗的侵蚀。

当下,网络热梗已成为不可或缺的新语言。然而,当“热梗”触碰到历史的红线时,我们必须警醒。历史不仅仅是故事和记忆,它还是构成民族文化认同和集体认知的基石。网络文化空间亟需一场自省:让我们共同努力,使网络成为传承文化和增进理解的清朗空间!

网友看法

1、网友聪颖麻酱xf:为那英复出!

2、网友代码432:意识形态方面的斗争无论多警惕都不为过……

3、网友星雨霞光:转发了

4、网友灵巧松鼠s7:省省吧,动不动上纲上线,你够了

5、网友小鱼鱼k:哪都有你,关你屁事

6、网友不安于誓:守个毛,一直挨打

联系我们

在线咨询: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

微信号:

工作日:9:30-18:30,节假日休息